尽管价格走势震荡,但比特币[BTC]的多头信念依然清晰。事实上,近期市场动向可能正开始佐证这一观点。
从策略层面看,多头在104,984美元附近触发4000万美元空头爆仓,推动BTC回升至10.7万美元,截至发稿时日内涨幅达1.17%。
但这次流动性清洗并非偶然。仅六月单月,交易所比特币余额就从309万枚降至280万枚,凸显出9.4%的月度降幅。
实际上,这一下降使交易所持有的BTC占比降至流通总量的14%——创下2017年以来最低水平。
数据来源:Glassnode
历史数据显示,流动性供应出现这种结构性下降时,往往会引发剧烈的供需失衡,特别是在需求稳定或增长的情况下。
简而言之,如果需求(体现为交易所余额下降)持续超过可用流动性,而投资者同时进行风险规避、去杠杆化或转移资本,那么每枚BTC的成本基础可能面临急剧的向上重定价。
这正是经典供应挤压的机械性前提。当前86%的BTC处于链上托管状态,低波动区间可能成为突破前的蓄力阶段。
不过据AMBCrypto分析,要引爆这轮潜在上涨,一个关键催化剂不可或缺。
在将当前指标解读为绝对看涨之前,必须评估流动性的真实流向。
历史上现货/衍生品交易量比率上升往往预示着有机需求增长。但若衍生品市场开始吸收流动性,则可能引发更多虚假突破。
撰稿时,CryptoQuant的比特币现货/衍生品交易量比率已反转上行,在五月末触及0.05的七个月低点后,目前升至月内高点。
值得注意的是,如下图所示,比特币在前次低比率环境下创出历史新高,表明该轮行情主要由衍生品驱动,现货参与度极低。
数据来源:CryptoQuant
因此当BTC突破11.1万美元心理关口后,立即引发清算浪潮。过度杠杆的多头被清洗出局,导致比特币毫无阻力地跌回10万美元下方。
但现在,关键的结构性转变可能正在发生。
随着现货交易量持续攀升,加之交易所供应量处于七年低位,市场或许正从投机主导转向供应受限的需求驱动。
若这种背离持续,比特币可能面临经典的供应挤压,为高动能突破奠定基础。